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成功案例 > 为什么要强调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为什么要强调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2024-03-14 00:00:00

24年两会为什么要强调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全国两会作为新一年经济发展的“风向标”,对上落实党中央的政策部署定调,对下细化部委和地方政府的工作任务,是每年3月乃至全年最重要的会议,总是受到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产业政策方面,对比起去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今年产业政策不仅重要性被抬升、而且相关表述也更多了,新质生产力成为2024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词

根据近六年政府工作报告重要词频统计来看,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高质量发展出现24次,远远高于前五年的水平,科技、产业和数字这三个关键词分别出现了28次、41次和21次,同样也是近六年以来出现频率最高的一年。

一、什么是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是指以科技创新为主导、实现关键性颠覆性技术突破而产生的生产力。它不同于传统生产力,以新技术、新经济、新业态为主要内涵,强调创新驱动作为生产力的关键要素,以实现自立自强的关键性颠覆性技术突破为龙头的生产力跃升。新质生产力是高效能、高质量的,摆脱了传统增长路径,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是数字时代更具融合性、更体现新内涵的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既是发展命题,也是改革命题,对于推动社会进步和衡量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什么在今年中着重提出“新质生产力”呢?

从内部看,作为新质生产力发展载体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可以带来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率的深层次变革,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大“捷径”。

从外部看,在海外AI加速发展、主要发达经济体加大新兴产业补贴力度的背景下,我国产业政策加码及切实落地的紧迫性明显提升

想要加快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不仅需要政策的支持,还需要产业、要素等多方的合力共同推动。

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与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紧密关联,需要处理好传统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关系,它们并不是“存废替代”而是“内在统一”的关系。

未来产业发展将以巩固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前布局未来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为核心,沿着体系化的道路发展,补齐短板、拉长长板、锻造新板。传统支柱产业能通过技术改造焕发新活力,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适应技术群体性突破的客观规律。

新质生产力形成同样离不开要素支撑,核心变化将体现在基础科研布局加速、数据要素日趋规范、创业投资高速发展三个层面。

结合工作报告的基调和重点工作推测,2024年资本市场或重点关注以下主线:

第一条主线是新质生产力,关注数字经济、先进制造、新能源、生物医药等现代化产业体系重点方向。

第二条主线是着力扩大内需,“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是重要抓手。

第三条主线是中国品牌出海,支持企业拓展多元化国际市场,打造更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制造品牌。

第四条主线是国企改革,关注央国企市值管理和人工智能布局。

重点关注以下主题和行业投资机会
1、国产替代科技创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主要利好新能源汽车、新兴氢能、新材料、创新药、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数字经济等领域;

大消费板块:促进消费稳定增长主要利好智能家居、文娱旅游、体育赛事、国货“潮品”、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等领域;

央国企改革:提升央国企投资价值;

“一带一路”主题:主要利好跨境电商、服务贸易、数字贸易、电信、医疗等领域;

金融地产板块: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要优化房地产政策;

绿色转型:利好新能源产业链;

养老服务: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30元,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月最低标准提高20元利好养老行业和医疗行业。

重点关注以新兴氢能、新材料、创新药、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为代表的新兴产业;以量子技术、生命科学为代表的未来产业以及数字经济